《我求你要晚一点动手·顿河的哥萨克饮马在河流上》
我很早就动手,找寻《求你晚一点动手》,很晚都无从下手。
我现在要来说这支歌:《我求你要晚一点动手》。歌词是:
我求你要晚一点动手
顿河的哥萨克饮马在河流上,
有位少年痴痴的站立在门旁,
因为他正在想着怎样去杀死他的妻子,
所以他站在门旁暗自思量。
他的妻子投身跪在他的脚下,
柔声的对他丈夫这样言讲:
孩子们的爸爸,我的丈夫呀,
我知道你有一副慈善的心肠。
我求你,求你动手要晚一点,
要等到更深夜静的时光。
不要把我们的孩子们从梦中惊醒,
也免得惊醒了左近街坊。
哥萨克,顿河,顿河的哥萨克。真是一支性格鲜明的歌曲,歌词内容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,但它就是那么唱了。这是支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行的歌曲,我小时听会的,时不时也哼唱。
请再看一次,歌曲唱些什么。一开始,立即点出是顿河哥萨克,接下去,一位哥萨克决心要杀死妻子(这已经叫人震惊),妻子呢,跪地柔声求丈夫(请求他回心转意吧?),“我的丈夫,你有慈善心肠(哇噻)”,“求你晚点动手(天哪),免得…(天哪,天哪,…)。”就是这样的一首歌!
八十年代以来,大地春回,一朵朵昨日黄花重新绽放,我唱过的老歌慢慢忆起,渐渐找到。如今,今日黄花、明日黄花也已铺天盖地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
而这支《我求你要晚一点动手》,岂但我一个人,网上许多人说到它,小说家温瑞安,因为小时唱过这支歌,还用歌里的情节,虚构故事,写了部小说。我好多年来都在找,就是找不到这支歌。
我现在要说的是:我终于找到《我求你要晚一点动手》一个演唱版了!
我第一个要向小郭报告:报告小郭,我动手拿到《动手》了。正是这支歌,我和小郭网上相交,小郭把我领进熊猫园。
我还要向aimee版主报告。2006年9月10号左右,为着帮我找,aimee版主把他的所有的哥萨克歌曲倾筐倒出,一首首全部上传网站。(当时aimee版主上传的第一支,正是《哥萨克之歌》,我在“荒草漫坛195《哥萨克之歌》”写的。)
《我求你要晚一点动手》,不知道它的词作者、曲作者,如何发表,如何流传,等等。写的是顿河哥萨克,但它是哥萨克歌曲吗?
有一种说法:这支歌是俄国话剧《大雷雨》的插曲。
我觉得有这种可能,这种说法可能是对的。是呀,虽然写顿河哥萨克,曲调并不是那么像外国歌曲、哥萨克歌曲,曲调也不是民歌。有可能是中国人作曲的。
我从“这支歌是话剧《大雷雨》的插曲”这样命题出发,想法如下:
A.N.奥斯特洛夫斯基(1823.4.12.-1886.6.14.),俄罗斯剧作家,话剧《大雷雨》作于1859年,上世纪2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,1921年出版了耿济之的译本书名《雷雨》。后来的演出改名《大雷雨》。
30年代,上海有个戏剧组织“业余剧人协会”,其中演员有赵丹、金山、蓝萍等等。“业余剧人协会成立于1935年。虽说是“业余剧人协会”,参加的却都是专业人士,阵容之强几乎吸纳了上海所有一流导演及最优秀的话剧艺术家。”(丁罗男语)1936年,王莹和金山从协会分裂出去,成立四十年代剧社;1937年4月,协会更名为中国业余实验剧团。
1936年12月,“业余剧人”排演《大雷雨》,章泯导演,演员有赵丹、蓝苹等,赵丹饰男主角奇虹,蓝苹饰女主角卡特琳娜,1937年1月27日公演,5月第二次公演。
这次演出,话剧里有没有插曲?我没有查到资料,我不能说有或是没有。
再看另一份资料,作曲家冼星海的。有关资料都说,冼星海“1935年毕业回国,积极投入….并为……及话剧《复活》、《大雷雨》等作曲。”
《冼星海全集》,收录于《冼星海全集》的作品,尚不是作曲家作品的全部,作曲家在法国留学期间的室内乐作品《风》(女高音、降B调单簧管、钢琴),歌曲《游子吟》(女声三部伴唱、男声独唱、大提琴和钢琴伴奏),话剧《大雷雨》全部插曲,以及作曲家在自述中所论及的许多作品,由于原稿未找到,故未能列入。
这就给我们提供一个想象空间:冼星海写有话剧《大雷雨》插曲,而且不止一首。这批插曲,是不是就用在了赵丹、蓝苹他们演出的话剧《大雷雨》里?里面有没有《求你要晚一点动手》?
以上是我的第一种推想和疑问。第二:
影剧界有位人物:周伟。
周伟,女,1916年2月生,湖南江永人,中共党员。1935年进入广西师专中文系学习,从此走向戏剧舞台。先后在广西国防社、新中国剧社、留港剧人协会当演员,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戏剧运动。1947年跨入电影界,参与演出《各有千秋》、《团结起来到明天》,执导《中队旗手》等影片。1941年参加革命,1948年经夏衍、章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9年初,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;1952年,调入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任导演,先后执导了《煤矿安全生产》(联合执导)、《青岛水族馆》、《无痛分娩》、《金鱼》、《科学与技术》等十多部科教片。其中《金鱼》曾于1957年参加了英国举办的爱丁堡国际电影节,《科学与技术》1955年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。1956年调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教,曾任导演系副主任、主任教员、班主任等职。主讲《电影导演艺术》、《电影表演艺术》《电影剧作》、《影片分析》、《文艺理论》等课程。1980年,参加筹建文学系工作并任文学系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。执教期间,编写教材约20万字;创作电影剧本《少小离家乡》、《两代人》、《回首当年》、《紧急营救》等,其中《少小离家乡》1962年由香港新联电影公司拍成影片上映。此外,发表过电影名家专论、电影理论及电影评论文章多篇,其中有《章泯—左翼舞台艺术奠基人》、《瞿白音为戏剧写春秋》、《论蔡楚生》(合著)、《论蒙太奇》、《写人和写事》、《<伤逝>观后》等。1993年获北京电影学院最高成就奖“金烛奖”。
周伟有这样一段回忆:
(1942年,在广西桂林)“在揭不开锅的情况下,瞿白音决定排演反封建的俄罗斯古典名剧《大雷雨》。“八一三”抗战前,《大雷雨》曾由上海业余实验剧团公演过,当时瞿白音负责此剧演出的总务工作,他对《大雷雨》的艺术处理、舞台设计、环境气氛、服装道具都比较熟悉,由他来担任导演,当然是驾轻就熟。瞿白音特地从演剧九队请来朱琳扮演卡切尼娜,我和石联星两人作为AB角扮演母亲卡巴娜娃。《大雷雨》原作中本来没有歌曲,为了加强第三幕抒情气氛,瞿白音加了一支插曲,这是第三幕妹妹和她的小情人在山坡上幽会时的情歌。桂林的观众喜欢音乐,特别是年轻人,他们专门买票来听这支歌曲,看完第三幕就走了。
《大雷雨》排好,找不到戏院公演,因为《再会吧,香港!》被禁演后,有些老板怕担风险,不肯租戏院给我们。瞿白音千方百计找到白维义。白维义是白崇禧的侄子,当过师长,抗战后他弃戎经商,做起老板来了。他集资造了一座大众电影院,自任经理。同时,他利用权势还买下几座戏院,想成为桂林的戏剧电影托拉斯。所以《大雷雨》要演出就非找白维义不可。
瞿白音找到白维义,想不到他比较痛快,同意《大雷雨》在他的国民大戏院公演。他对禁演《再会吧,香港!》表示不满,他说:“这戏里说的都是真话,有什么说不得的?以后你们有戏来我戏院演,看谁敢来禁演!”果真,不仅《大雷雨》在白维义的国民大戏院演出平安无事,而且瞿白音灵机一动,把《再会吧,香港!》剧名改为《风雨归舟》,在白维义的大众戏院演出,果然也没有遇到丝毫麻烦。白维义对新中国剧社表示同情,可能是他的正义感,也可能是有利可图,想赚大钱。他知道只要新中国剧社贴出海报,戏院就一定满座。他主动和新中国剧社签订了四个剧目的演出合同,还代剧社垫演出费,同时把舞台加深,使它适应演出场面较大的剧目。不管怎么说,白维义也算是对新中国剧社做了件好事。……新中国剧社演出《大雷雨》三天,全部收入捐献给大会。”
这里说,“《大雷雨》原作中本来没有歌曲,为了加强第三幕抒情气氛,瞿白音加了一支插曲”,“桂林的观众”现在还有人在,记不记得起来?不晓得《求你要晚一点动手》扯不扯得上关系?
最后,需要翻翻剧本《大雷雨》的俄文原著和中文译本,看看里面究竟有没有这样一支插曲,或者类似的词语,或者类似的情节。我目前无从找到这些资料。
而,假如《求你要晚一点动手》并不是话剧《大雷雨》插曲,它是怎样一支歌???
这支歌,我在“音容安在?04我求你动手要晚一点”写过。
看官让我的罗罗嗦嗦搞得烦了,我们听吧,台湾歌手张金泉、叶灵演唱。
一些图片,都是哥萨克和他们的歌舞。
游客,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 才可浏览,您当前积分为 0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2009.6.3.我有一帖“荒草漫坛357《Гроза雷雨》《大雷雨》歌曲《求你晚一点动手》”,算是厘清这支歌的来龙去脉。
LeoZhou 2009.8.6. 加注
[ 本帖最后由 leozhou34 于 2009-8-6 00:59 编辑 ] |